2021年5月15日,为期九天的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幕。本届中国丹寨非遗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
开幕式上,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指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自信的载体,文化强国的厚重沉淀。非遗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最重要的是见生活。一是加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实践证明,非遗越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就越能实现经济社会对非遗的传承,越能提高非遗的传承能力。二是推动非遗的融合性发展,非遗门类众多,涉及面广,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可以迸发新的活力。三是促进非遗的社会化参与,非遗起于千家万户,源于百业千行,是百姓的烟火,是文化的自觉,也是要回归到千家万户,回馈到百业千行的日常,成为活态传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功能。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推动以下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发掘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二是在产业发展中的融合作用。紧密对接乡村振兴及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康养结合等产业发展,打造一批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便捷、舒适、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
作为本届非遗周承办方之一,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集团将努力把丹寨万达小镇打造成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典范,助力丹寨乡村振兴。
5月15日下午,第二届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在丹寨万达小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非遗、旅游行业的近十位专家和学者出席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在主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非遗走进景区的重要意义。一是对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非遗进景区,实质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景区,是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景区的品质。二是对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非遗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活态遗产,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只有进入时代、进入日常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有生命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非遗进景区可有力推动非遗的保护工作,同时会大大推动非遗的守正创新。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论坛上抛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古老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变得更时尚,能不能走轻奢的路线,能不能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走得更远?”他表示,非遗要重归当代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重构功能、重建价值。对于非遗,当然要保护和传承,当非遗具有当代价值和重建功能的时候,它一定会持续下去和扩展开来。市场机制在非遗保护和利用中的作用应该归位,“要相信人民大众的文化品位,要相信企业家商业智慧”。
在5月16日上午举行的少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表示,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的统称,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曹洪欣表示,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医药服务人民健康。而中医对于健康有很多超前的理念和认识。比如中医讲究“形与神俱”,指的是形体健康,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健康;比如中医还讲究“阴阳平衡、脏腑和调”等。
益徳成(天津)闻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卫东先生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席了本届丹寨非遗周,与各界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和旅游行业顶级专家、学者等300多位嘉宾,在丹寨万达小镇共议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之大计。
本届中国丹寨非遗周致力于向社会各界展示中国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成果,推动中国丰富的非遗项目和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专门组织的“民族医药”丹寨行活动。5月16日上午,非遗周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医药名家和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汇聚一堂,探讨少数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本届非遗周期间还召开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协调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领导会议。会议总结了2020年的工作成果并布署落实了2021年的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中医药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在会议上发言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投资百亿在全国建设中医药名人堂馆。
中医药协调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领导合影